元宵佳節 共團圓 康姆勒電力祝您元宵節快樂
添加時間:2022-2-15 瀏覽次數:298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國人的元宵佳節。
在農歷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為望月(滿月)。
而元宵節是一年的初望,作為農歷新年的di一個滿月,其中寄托著人們無數美好的期待。
在這一天,人們外出賞月、燃放煙火、猜燈謎、吃元宵,街市一派熱鬧繁華。
而元宵節是一年的初望,作為農歷新年的di一個滿月,其中寄托著人們無數美好的期待。
在這一天,人們外出賞月、燃放煙火、猜燈謎、吃元宵,街市一派熱鬧繁華。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
雖然食品不同,但是寓意都是一樣的。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
對于中國人來說,沒有比團圓更重要的事了。
萬家燈火,月色嬋娟。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圓滾滾的元宵(湯圓)。
祝愿一年團團圓圓,和諧美滿。

二、鬧花燈
元宵節又叫燈節。
在這天家家戶戶、街頭巷尾都要掛上彩燈。
燈,和佛家有關。
傳說佛祖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顯出神通,降伏神魔。
人們張燈供佛祖,意思是點亮彩燈,祛除黑暗,點亮心燈,驅除煩惱。
三、猜燈謎
除了放花燈,還有猜燈謎。
人們把寫好的謎題貼在彩燈上,供人猜謎。
既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了節日氣氛。
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舞獅子
舞獅習俗源于三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元宵節和除夕不同,除夕安靜守歲,元宵則突出一個“鬧”字。
在過去,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
在這天,人們不用顧忌,在戶外扎堆狂歡。
第二天之后,一切又歸于平淡。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人性需要平淡,也需要緊張,適度的狂歡也不是什么壞事。
五、逐鼠
逐鼠是正月十五的傳統民俗。
古代人家家戶戶養蠶,老鼠經常在夜里把蠶吃掉。
于是人們在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這樣它們一年都不會吃蠶了。
逐鼠如今已經演變為祭祀,寄托的是人們豐收的希望。
六、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也叫“送燈”。
在過去農耕社會中,多子才能多福。
因為“燈”與“丁”相近。
所以人們在正月十五這天,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子送燈,希望女兒可以早生貴子。
在農業社會中,花燈歷來是中國人求子的吉祥物。
七、迎紫姑
在古代傳說中,紫姑是一個善良而貧窮的姑娘,在正月十五窮困而死。
為了表達對她的同情和懷念,人們便在這天,祭祀紫姑。
這是中國古人的忠厚,也是對弱者的同情和善良。
八、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
元宵節婦女相繼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可以強身健體,祛病延年。
古代女子很難有出門的機會,元宵節是她們少有的可以游玩的機會。
她們身著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散步,直到夜半方回。
九、偷菜
古詩云:“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古代的元宵節,還是情人節。
青年女子在這天可以自由出門,只要是遇到自己中意的男子,可以私定終身。
很多人未婚女子還會借看燈之際,去人家地里偷取蔬菜,以此祝愿自己,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元宵佳節 共團圓 康姆勒電力祝您元宵節快樂 2022-2-15 本文被閱讀 298 次
上一條:開工大吉 康姆勒電力開展開班安全教育培訓 | 下一條:康姆勒電力多臺柴油發電機組發往黑龍江 |